回答

收藏

应该浓墨重彩“包装”古建筑

工程问答 工程问答 552 人阅读 | 0 人回复 | 2008-08-19

  古建筑遗存异常丰富,城市化需求却又异常迫切,古城南京该如何确立自己的城市建筑特色?国内建筑界的泰斗、东南大学齐康教授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指出,南京应该大力弘扬自己的古都特色,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“包装”一些标志性的遗产建筑。同时大建绿化带,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。
  南京正处于十字路口
  齐康认为,古城南京正处于十字路口。南京人均GDP在2005年跃上了5000美元大关,处于国际公认的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。而且,南京身处古代和现代、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交汇处,既有融合,也有对立;既有冲击,也有自立。
  南京认识到了规划的灵魂地位,但是缺乏优秀的设计者和脚踏实地的实践者。齐康教授指出,处于十字路口的南京,何去何从,需要规划。对待未来,南京应该有控制地发展,决不能只图眼前的局部效果,以“高楼林立龙飞舞”为自豪,而建成浑厚、有文化韵味的城市。南京不能忽视自己得天独厚的古建筑。
  南京古建筑缺少包装
  世界上有古城墙的城市不多,南京有20多公里,是世界最大的一座砖城,而20米的高度,更令巴黎等城墙为之仰止。但遗憾的是,它们“素面朝天”,缺少包装。如中华门城堡,完整性和文化价值堪比罗马古城堡,但后者天下闻名,而中华门城堡知名度有限,原因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,宏伟浑厚的特色没有彰显。他给出的“包装”方案是,恢复城堡两侧古城墙,在目前进出城的城门上方,构筑高大雄伟的门斗,如此远观,气势放大不小。他同时建议去掉城堡上的仿古武士雕像,认为不伦不类。
  南京应保护城南老民居
  老民居是城市的记忆,不能轻易失去。齐康教授建议,南京应该有重点地保护城南古民居。
  城市改换面貌,需要拆迁,但是不能全部打翻,不要以“更新”、“开发”的名义重建。要有重点地对城南一些老民居进行调查,划定一定区域,维修和保护其矮房灰瓦甚至“棚户区”的面貌和格局。城市颜色应当受到重视。老城应以朴素、大方、浑厚的色彩为主。中山门外某些建筑用了大红的颜色,破坏了古城基调。
  古城和新城之间要大建绿化带
  齐康教授建议严格控制南京主城区规模,不应片面追求城市化水平,而应提高现有城市化的质量。现有的城区四周应大规模种树。
  如今南京向西向南发展,但是主城区要与这两个新城区分割开来。江宁区和主城区之间至少要有500米的绿色控制地带,有条件的话,最好达到1公里。这个绿带内禁止兴建土木,老建筑最好在10-20年之内全部拆除。
  来源:新华报业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郑重声明:本站属技术交流,非赢利性网站。
本站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“建筑在线”立场无关。
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,请所有会员注意. 本站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本站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,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
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,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
请来信告知,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,并给予相应的答复,谢谢合作!